常州市武进区湟里初级中学
图 书 馆
当前位置:武进教育专题网站 > 常州市武进区湟里初级中学 >专题列表 > 图 书 馆 > 课程资源 > 体验读书

余秋雨《流放者的土地》读后感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人:佚名  发布时间:2013-11-01  浏览次数:

余秋雨《流放者的土地》读后感

(2013-10-28 11:39:35)
标签:

文化

余秋雨

分类: 正面评价
初次看到这篇文章,是大一的时候刚来东北。读完以后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原来脚下这片黑土地,不仅仅是我想象中的榛川浩莽,雪水奔流,不仅仅有梁晓声笔下神奇壮丽而原始的青春,还包含了这么多的辛酸与苦难,抒写了这么多的悲欢离合。余秋雨的娓娓诉来把历史深处涌动的谜团细细剖开,展现在人们的面前。那时我为余秋雨的散文而叹服,觉得读完长了许多见识。
现在来看,就颇有一种估量与测评的心态。文字表面下是余秋雨关于知识分子精神归宿的思考。土地是自然界一切生物的归宿。象西方葬礼上的祷告词:尘归尘,土归土。只有落根在大地上,才能获得平静,求得永生。可是大象无形,黛玉葬花,葬的是她的花样年华,青春情怀,那一方青冢怎么能埋得下。那么什么是精神真正的土地?
思想是一件可怕的东西。尤其对于政治。于是一有风吹草动,统治者就大兴文字狱,杀鸡骇猴的目的昭然若揭。冰天雪地,天寒地冻,衣不蔽体,食不果腹,自然土地的恶劣,物质的匮乏并不是流放文人痛苦的根由。用余秋雨的原文来说,“原先的价值坐标轰塌了,连一些本来确定无疑的概念也都走向模糊和混乱。”精神上的无归依感才是真正的危机。
面对危机,余秋雨总结了两条出路。一条是与外界的联系,人与人的连接,很有惺惺相惜的感觉,余秋雨对穷且益坚的友情大加歌颂。另一条是自身想开,投入到实践当中去,干一点有意义的事情:教书,研究学术。余秋雨称之为“文化路途上的回归”。中国传统的两种主流思想是儒与道,余秋雨无疑是赞同前者的。他分析和支持的流放文人寻找精神土地的方式都是积极的,达则兼济天下,穷还不仅独善其身。至于放旷山林,相忘江湖在他看来是不切合实际的。
由此想到了现代人,在灯红酒绿中迷醉,在风花雪月中伤感,在摇滚朋克中嘶喊,然而我们怎么也掩饰不了浅薄与空虚,茫然与空洞。有人说我们是温室中长大,没经历过风雨,所以不懂得珍惜幸福。那么经历过苦难的的那一代呢?文革十年里走过来的知识分子也未见很明了(在这个问题上据余杰说余秋雨甚至还是遮遮掩掩)。在价值观模糊而金钱观日渐清晰的时代,寻找精神土地成了一种可悲的奢求。
从流放者的土地来看余秋雨散文的整体风格。从〈文化苦旅〉到〈山居笔记〉,很多人都说余秋雨在走模式化,象杨朔散文一样。他总是从一个地域文化或着历史文化的点引发开来,加以学术资料,成就一篇文化散文。我不这么看。记得看过这样一段话:一个真正的写作者永远是灵魂的探险者。他的灵魂总在渴望未知的地方,一个真正写作者他永远是古老文化习俗体制的异乡人,他的眼睛里永远闪烁着怀疑和探究的光芒。余秋雨拿着一把放大镜,走到哪里看到哪里,然后把看到的细细描述。他的东西都是一个一个点,如都江堰,莫高窟,贬官文化,流人文化~尽管连缀的还是那一个层面,但和杨朔看了开头就能猜到结尾的散文是截然不同的。
第二想谈的是关于他的煽情。同样持否定意见。煽情煽情,他究竟是煽的谁的情?不还是读者的吗?他至少是煽起了这个情,比起那些干巴巴想煽还煽不起来的文字,不知要好到哪去。他至少用词高雅,总不至于是“啊,我多么多么~”换一种说法,他的煽情叫做“引起读者共鸣”。一篇文章都引不起读者的共鸣那有多失败。余秋雨的语言风格的确是激扬外露,然而创作主情是中国文学的一贯传统。连海明威的“电报风格”下波涛暗涌,方方的“零度叙述”里倾向丛生。情的表达方式很多,如果要把余秋雨和史铁生的文化散文分个高下是很难的,情潮恣肆与含情脉脉在于个人的喜好,各有各的风格。我们只能说文学不能单一化,一刀切。
尽管上文一直在维护余秋雨,那是从文章风格写作手法以及内容上来说,的确不能苛求。然而他的散文看多了真觉得少了点什么,至于是少了什么呢,文如其人,我想是一个功成名就洋洋自得走天涯的学者文人比之与同样游历名山大川豪情万千的李白,所少的那份远离世故的天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