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武进区湟里初级中学
生命教育
当前位置:武进教育专题网站 > 常州市武进区湟里初级中学 >专题列表 > 生命教育 > 生命教育动态

"临终关怀"响起爱的挽歌 社会各界纷纷献策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人:薛文辉  发布时间:2008-05-09  浏览次数:

 

    “临终关怀”,这个对不少普通人而言还有些陌生的名词,随着韶关市一大群热心医护人员和义工为一名肺癌晚期病人完成“圆梦”行动,引起了社会的热烈讨论。连日来,本报记者继续在各大医院中走访一线的医生护士、病人家属,让他们从实际出发为“临终关怀”出谋划策;读者们积极地通过网站留言、电子邮件、电话等方式,对韶关这一群热心人表示赞赏,同时也纷纷为解决“临终关怀”目前所处的困境各抒己见。

     大力发展青年志愿者服务

    6年来,粤北医院宁养院共对韶关地区3684名晚期癌症病人展开了无偿临终关怀服务。随着本报报道的临终关怀爱心故事的广泛传播,越来越多的贫困病人发出了求助的呼喊,该院决定发动青年志愿者加入临终关怀行列中来。目前,粤北医院以团支部为单位的青年医护人员、在校大学生、缉毒民警、企业员工等一大批热心青年共300多名志愿者已形成了一个较稳定的义工团体,长期而持续地加入到扶助疏导临终病人的行动来。

    专职医护人员主要承担起了为病人解痛的工作。青年志愿者们则几人分成一组,长期而有效地专门对一个病人进行心理辅导和生活照料。宁养院的医生们说,青年志愿者们为人手紧缺的粤北山区临终关怀服务承担了大量的工作,已成为宁养院服务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出路 资金

    政府出面多渠道筹措资金

    有读者提议,由政府出面,利用慈善组织、公益基金、福彩、足彩收入等来发展多渠道的临终关怀机构。

    记者获悉,去年,深圳市民政局开始对所有有需要的该市户籍临终老人进行1000元资助购买精神慰藉和生活护理服务,其资助经费来源为社会彩票公益金,这在全国范围尚属首次。

    从深圳市民政局公布的试行“临终关怀计划”中记者了解到,在该市户籍老人临终前,可由亲友持老人身份证向所属社区工作站领取1000元消费额度的服务卡。亲友持卡可向合法登记在册的社会福利机构、医疗机构、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和社区民间组织等服务机构,购买心理护理和生活护理等服务。在老人去世后,服务机构持老人死亡证明书复印件和服务卡,前往所在区民政局领取1000元资助金。

    出路 观念

    全社会更新传统死亡观点

    自称是上海同济医科大学研究生的读者“寒冬”给本报发来邮件,他认为在传统中国人讳言“死亡”的氛围下,是无法进一步地推广临终关怀服务的。要用科学的态度来进行诊断,对已回天乏力的晚期癌症患者尽量避免过度治疗,这一方面可以有效节约大量不必要的财力及人力负担,另一方面把有效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如何有效地为病人治痛和提高生存质量上,让病人走得舒心放心,这才是对人性的尊重和孝道的体现。

    读者“天天向上”则建议,最好将临终关怀服务更名为“爱心关顾”“携手同行”之类较温馨的名称,避免让老人和濒危患者对“临终”产生抵触性的情绪。

    出路 规范

    一些临终关怀收费纳入医保

    随着中国逐渐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临终关怀服务也日愈兴起。但我国目前尚无临终关怀收费标准和服务规范。

    患者家属陈先生对临终关怀服务很感兴趣,但他对“收费性的临终关怀服务应该提供什么样的服务标准?一些临终关怀的费用能不能纳入医保范畴?工作人员要不要持证上岗?”等也表示了极大的关注。他认为,没有规范,就“很可能导致乱收费和服务质量不尽如人意”。

    网友“土豆片”则建议教育部门需要建立临终关怀学科,在医护人员的继续教育系列中开设临终关怀课程。此外,还建议在中小学校开展“生命教育”,“让学生们从小就明白生命的意义和死亡并不可怕”。

    出路 社区

    让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担起大任

    去年年底,广州开始在社区服务中推广爱心护理工程,开展临终关怀服务,并积极鼓励、支持民间资金成立临终关怀、护理等服务机构,更好地为老年人服务。

    而从韶关市基层医务工作者的实践中看,让患者来到离家不远的熟悉环境中,甚至由社区医务工作者进入患者家中护理更容易为患者创造一个熟悉、温馨、安全、平静的环境,能有效地减少病人的紧张与抵触,更方便地满足病人的各种需要。此外,这也可以缓解医院床位紧张的窘况,有效节约社会医疗资源,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一名网易网友质疑:

    “从感情上,临终救治是无可厚非的。但从理智上,与其将有限的资源用于濒危病人的身上,那还不如投入到更多需要救治并有康复希望的病人身上去。”

    另一名网友反驳:

    “有很多濒危病人在健康的时候曾经为社会做过很多的贡献。如果说他在健康的时候才有生命价值,而一旦年老患病就意味着可以被社会所抛弃,这是不对的行为。”

    美国的临终关怀服务

    1974年,美国首家临终关怀医院建立。1982年,国会颁布法令在医疗保险计划中加入临终关怀内容,这为病人提供了享受临终关怀服务的财政支持。多年来,美国的临终关怀服务机构从小型、自愿组织发展到各种正规的非营利和营利机构,其中又以非营利性机构为主。

    美国典型的临终关怀队伍是一支由专业的医护人员、义工、心理师及其他法律顾问组成的。这支队伍通过提供缓解性照料、疼痛控制和症状处理来改善个人余寿的质量。临终关怀主要是在病人的家中提供,当病人无法选择家庭照料时,临终关怀照料可以在医院、护理院或其他设施中进行。病人去世后,亲属和朋友可以接受周年丧葬服务。许多临终关怀也接受慈善和志愿形式的捐助和社区支持。

    在美国,临终关怀已经走上制度化道路,临终关怀服务大部分纳入到医疗保险之中。在具体操作中,美国制定出一整套严密的规章制度,既通过全方位的服务保证该制度的享受者权益,又从现实的财力出发,将提供的服务仅限于经济条件允许的范围之内,确保临终关怀服务健康、有序、持久地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