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武进区湟里初级中学
综合实践
当前位置:武进教育专题网站 > 常州市武进区湟里初级中学 >专题列表 > 综合实践 > 他山之石

如何演绎“综合实践活动课堂教学”三重奏?

来源:综合实践活动网  发布人:台州市教育局教研室 陈家华  发布时间:2016-01-14  浏览次数:

[  ]  2015上半年台州市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一师一优课”评比活动,各参赛选手撷取生活问题确定研究课题,演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绽放综合实践活动学科魅力。本文以我市参评优课的部分镜头为例,就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上什么”“怎么上”“谁来上”三个核心问题再作深入剖析。

[关键词]  综合实践活动  一师一优课  课堂教学

 依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4年度“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的通知》精神,上半年我市开展义务教育阶段综合实践活动优课评比活动。本次活动各县(市、区)共推荐小学11节、初中10节优课到市里参评。这些优课不但内容丰富:研究性学习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校园文化活动,一一涉及;而且课型齐全:前期活动起始课、中期活动指导课以及后期成果汇报课,一一展现。透过这些参评优课,我们隐隐发现综合实践活动“上什么”“怎么上”“谁来上”等课程定位和价值取向上还需要进一步的反思与追问。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上什么”——课程定位中的追问

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规定的、由国家设置、地方指导和学校根据实际开发与实施的必修课程”的三级课程的综合实践活动,本应是最能体现学校特色、满足学生个性差异的发展性课程。而现实中却陷入了“没有明确的课程内容”、“没有固定的教学模式”、“没有专业的执教教师”的“三无课程”困窘。

综合实践活动课该“上什么”呢?本次台州市义务教育段综合实践活动“一师一优课”赛课教师,自主开发以下课题。

台州市2015年第一阶段优课评比参评目录(部分)

年级

   

年级

   

四年级

温岭海洋剪纸与传统器具再设计

五年级

魅力足球

四年级

我当家乡小导游

五年级

模拟法庭

四年级

校园吉尼斯

七年级

废旧电器再利用的调查研究

四年级

修正带的秘密

七年级

创意笔筒的设计

四年级

教室盆栽我做主

七年级

创建零污染校园  我在行动

五年级

江南奇葩----临海剪纸

八年级

“校园垃圾桶”研究成果的形成

五年级

今天我下厨

八年级

远程水火箭的研究

    由以上部分优课目录可知,我市参赛选手对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性质理解比较透彻,基本上遵循《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指导纲要》去开发课程。比较成熟的有以下三类:

内容一:研究性学习活动

《温岭海洋剪纸与传统器具再设计》、《修正带的秘密》、《废旧电器再利用的调查研究》都是源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生活困惑而产生的研究性学习活动课题。

【镜头回放】《废旧电器再利用的调查研究》起始课流程

1)你想研究哪类物体变废为宝?

2)对于废旧电器,你最想了解和研究什么?

3)变废为宝,你有哪些创新方法?

4)你想运用哪些研究方法去落实?

【案例透析】确定一个选题,也就确定了相应的研究侧重点。《废旧电器再利用的调查研究》关键在于如何“变废为宝,再利用”,循序渐进,环环相扣;《创意笔筒的设计》关键在于如何“去缺陷,找创意”;《修正带的秘密》关键在于如何通过实验来揭露“修正带”的危害,而所有这一切都侧重于动手设计、实验验证,绝非一两节课时、一门学科知识能力所能解决的,这才是带有“研究”味道的研究性学习。

内容二:社会实践活动

从本次优课中发现,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大胆让学生走出教室,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自主设计、主动实践,获得社会责任感。

【镜头回放】《模拟法庭》片断

20153月,指导教师带领学生参观了当地人民法院,开启了“模拟法庭进校园”的实践之旅。学生通过亲身体验,了解法徽,法槌图像的含义,感受法官、书记员、法警职责,认识庭审流程等。“模拟法庭•校园偷窃”模拟校园偷窃案件,进行庭审,并安排学生小记者进行现场采访。

【案例透析】 这节优课让学生体验法院法官的工作情况,学生分工参与“走进法庭”、“法庭角色大调查”、“普法宣传”(编写法律手编报、汇编法制宣传册)等活动。再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汇报他们感受法院的律师、法官、法警等职业的工作职责和工作流程。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养成法制意识,服务社会意识和对社会负责任的态度。

此外,《今天我下厨》、《我当家乡小导游》,在课程开发、内容的选择上均反映教师注意密切学生与生活、社会现实联系来开发课程资源,让学生经历过程、体验过程。

内容三:校园文化活动

校园文化活动,是以校园为主要活动空间,以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综合实践活动。

【镜头回放】《魅力足球》活动花絮

“疯狂抓拍队”展示“点球”解说精彩视频,“天下无敌队”邀请校园足球明星展示“绕球跑步”“传球”之绝技;“风云足球队”采访校园足球教练阐述“绝技”之奥秘;“奔跑足球队”搜资料、手编报、发名片、演小品,弘扬足球精神。

【案例剖析】《魅力足球》不再是一项体育活动,因为它不只是解决足球怎么踢的问题,而是渐渐地“把足球当成文化”,悄悄掀起“弘扬足球精神”的活动。再如《校园吉尼斯,你想参加吗》《创建零污染校园,我们在行动》等优课,也无一不是校园文化活动与综合实践活动相融合的一次活动。在这里,校园活动,不再是一次简单的比赛而已,而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一个有效载体。这样,既拓宽了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资源开发渠道,又提供给孩子们一个开放的锻炼空间,这何尝不是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提供平台?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怎么上”——实践视野下的审视

确定研究主题后,平时的综合实践活动课该“怎么上”?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指导需要;不同的指导目标,决定了不同的课型。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基本课型大致可分为前期活动起始课、中期活动指导课以及后期汇报总结课,体现有计划、有目标、分阶段开展的特点。

(一)“起始课”的教学

综合实践活动起始课,是引导学生走进研究主题的第一课。确定研究主题、组建合作团队、初定研究方案是起始课的必不可少的三大环节。从本次赛课来看,问题聚焦在前两者:

1.研究主题:务必源自学生,最忌“越殂代疱”

【镜头回放】不同学情视角,不同主题来源。

A.《教室盆栽谁做主》之学情分析:

“盆栽能改善教室空气……但实际上,几乎所有的盆栽都是这样的遭遇:开始几星期枝繁叶茂,过了一段时间逐渐枯萎。但是学生看着心爱的盆栽枯萎死亡心有不甘,迫切希望找到解决的办法。”

B.《江南奇葩,临海剪纸》之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他们有了一年的综合实践活动学习经验的积累;在设计本课教学时,先激发学生研究临海剪纸的兴趣,再重点指导学生如何开展课题的研究。”

【案例剖析】试问哪个才是真正的“学情”?不可否认,前者基于“学生对教室盆栽想养却易枯萎而产生的伤感”;而后者却是给予“老师想激发学生研究临海剪纸的兴趣”。简而言之,前者真正理解“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之真谛,而后者却陷入“指导教师有意识地激发、预设而开展”的误区。

放眼本次赛课,试问有多少个主题并非源于学生实际,而是教师凌驾其上的呢?倘若是指导教师凌驾其上的课题,试问后续的研究中,学生会否点燃研究热情?没有主动研究的欲望而参与,是否违背综合实践活动本真的理念?

 2.组建团队:务必“自主尊重”,最忌“抽签随意”。

组建团队?也许你会不屑一顾,可当你看到下列案例时,你是否泛起涟漪?

【镜头回放】《温岭海洋剪纸与传统工具再设计》之建立团队

采用数字游戏:40张小纸片上写数字“12345”各8张,打乱数字纸片并发给学生,叫到对应数字的学生为一组。共5组,每组8人围坐。每组选出组长。

【镜头回放】《远程水火箭的研究》之团队组建花絮

10分钟后,同学们分别找到了志同道合的同学,研究小组初步形成。但却有李文康同学却向老师交上了一份自己独特的研究方案说:“老师,我想一个人研究折翼飞机的制作。”老师看过他的研究方案后便温和地对他说:“好的,老师相信你的能力。”

【案例剖析】同是组建团队,两种不同组建方法,试问,你欣赏哪个镜头?不可否认,前者,教师抽签决定,看似公平、随机,实则随便、敷衍;后者,学生自由组合,看似无序、随意,实则遵循兴趣、尊重特长。无须多言,分组是为了更好地团队合作,而绝非形式的捆绑组合!

(二)“中期活动指导课”的教学

中期活动指导是指确定主题、组建团队之后的系列活动指导课。此阶段既可指导子课题的推进,又可展示阶段的研究成果,也可质疑前期研究存在的困惑……但必须注重两大关系处理。

1.师生关系:学生是主体,教师为主导。

【镜头回放】《修正带的秘密》中期活动指导课

1)分享成果交流之前,老师有个温馨小提示:

①小组汇报时,请做“文明小听众”,有问题请记在“交流活动建议单”中,等会交流。

②请选择你们小组与众不同的调查亮点和大家分享,有类似或重复的请学会放弃!

2)今天为止,大家所取得的活动成果,哪个组先来?

3)根据他们的汇报,其他组同学有什么想问他们的吗?

【案例剖析】少了教师一言堂,多了“师生互动”。但不难看出,这需要教师敏锐的预见性。她能预见“分组汇报时可能内容重复”的事实;先来个“温馨提示”作有效的指导。这样,既减少了重复汇报的低效课堂行为,也提高了学生“倾听”的有效性,除此之外不做多余指导。“哪组汇报先来?其他组同学有什么想问?”任其驰骋;甚至连汇报的重点,也只给予框架式提示:“困难有哪些?哪些解决?怎么解决?哪些没解决?”学生时时展现真实想法,处处碰撞思考的火花,教师则偶尔“点到为止”,这才是综合实践活动的真谛!

2.预设与生成关系:活动是延续的,任务是跟进的。

综合实践活动,每次既有活动预设目标的达成,又有新的目标生成需要跟进。

【镜头回放】《修正带的秘密》分享前期研究成果之后

(一)释疑解难

1.分小组上台“求助”:其中1人讲述本组碰到的困难,1人记录其他同学的“良策”。

2.台下献良策:有谁愿意帮助解决的吗?你觉得他们应该怎样去解决?

(二)提出希望

通过交流,你们组有了什么新的收获?有了哪些新的努力方向?

【案例剖析】中期活动指导课,重在反思“过去”,着眼“现在”,展望“未来”。活动进行一段时间,有收获但也不乏有困难;对于出色任务,自然不会忘记表扬;对于困难,不回避、不漠视,宜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摸索,切不可越殂代疱。学生实在解决不了问题,需要教师“点拨方向”,这是教师“导”之所在。

(三)“总结汇报课”的教学

总结汇报课,是编排在起始课和实施课之后,用来展示活动的成果、总结汇报的活动课。既可课堂汇报展示,也可撰写成文呈现。不同的展示形式,也决定不同的要求。

1.成果展示课:有形的是成果罗列,无形的是心灵历练。

【镜头回放】《魅力足球》心得体会

郑航:“我们第二小分队拍摄视屏更不好弄,幸好请了家长一起帮我们拍;因为摄像机太贵,我们又看不懂里面的按钮,就开始的1分钟踢球视屏,我们可是花了2个小时拍摄、剪切、拼凑的;光采访校长的视屏就跑了4次,一次校长不在,一次走廊杂音太吵,一次因为同学的笑场……摄影师不好当。”

【案例剖析】 你的展示课,是不是仅有分组汇报成果呢?是不是放放视频、看看照片、编写手编报、设计个徽标、发发倡议函……可是,有如郑航“摄影师不好当”的心得体会展示吗?“摄影师不好当”才是最真实的历练:他不去指导老师那里求助,而是寻找家长帮忙;采访4次、花了2小时才剪切的1分钟视频,历练的“辛酸”背后才是他生命成长的加油站。成果展示课,不要仅仅展示收获的喜悦,那是有形的成果罗列;但请别忘记分享喜悦背后的心酸历练,那无形的才是心灵历练!

2.报告撰写篇:虽写无定法,但有章可循。

每一次综合实践活动,都离不开研究报告的撰写。但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活动类、校园文化活动类涉及不同的研究领域,其研究性成果报告也应各有取舍。虽不能千篇一律,但笔者认为相对统一的要素还是不可或缺!

【镜头回放】:《校园垃圾桶的布设调查》之报告撰写

1)出示:学生前阶段撰写的题目,请讨论其合理性。

A校园垃圾桶的调查与设计;B校园垃圾桶布设和样式的研究;C台州地区垃圾桶布设和样式的调查与设计

2)达成意见:《校园垃圾桶布设与样式的调查与设计》。

3)归纳:题目一般构成:研究范围(地点)+ 研究对象 + 研究方法。

    题目构成部分的要求:研究范围要恰当;研究对象要明确;研究方法要合适。

【案例剖析】 如何拟写报告题目,这是撰写研究报告的第一步也是重要一步。如果说《校园垃圾桶的布设与样式的调查与设计》中“校园”是研究范围,“垃圾桶”是研究对象,“调查与设计”是研究方法;那么试问“布设与样式”是不是被忽略了呢?确切的说“布设与样式”应是研究内容。所以,笔者认为:研究范围要恰当,研究对象要明确,研究内容要具体,研究方法要合适。

其他关键要素:课题提出、研究过程、研究内容、研究反思,也各有潜在的要求。综合实践活动指导老师,在指导学生撰写成果报告时只有指导透彻,方能规范得体!

三、综合实践活动课“谁来上”——课程现状下的拷问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亮点,是对原有课程体系的结构性突破,需要有一批有志于综合实践活动的优秀教师推动学科发展。

1、尽快建立稳定的专业教师队伍

从本次参加综合实践活动“一师一优课”赛课、晒课的老师看,大多都是学校里任教语文、数学、科学的教师。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只是他们的副业,很难保证精力到位。由于学科兼任,虽然对拓展、整合学科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总体上看他们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还是很难达到本课程要求。有些老师在指导当中,以讲解为主、灌输方式,忽视了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实践性、自主性、生成性、经验性课程的基本特点。

近年来我们通过主题研讨、学科培训、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评比、教师优质课评比、课题研究等活动,更新教师理念、促进一批骨干教师的专业成长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由于教师流动性很大,对培养一支专业的、稳定的执教老师仍然困难很大。

2.尽快建立教师激励机制

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多数学校仍然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教师激励机制。我们希望学校领导进一步加强认识,在岗位配置、工作量分配、绩效评价、资源开发等方面有一个切实措施,保障专业、专职教师队伍形成和学科质量的提升。

为了保证综合实践活动的全面开展,教育行政部门也要有积极作为。2006年开始我市开展三年一次的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评比,2010年开始综合实践活动已纳入统一的职称评定序列,已有教师评上的综合实践活动的高级职称。2014年,举办全市义务教育段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教学大比武活动,有4位教师评为学科的教学能手。2015年有一位教师评为综合实践活动的学科名师。有力激发教师投身于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热情,推动全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的开展。

华东师大钟启泉教授曾经指出:“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划时代的大事件,是课程发展中的里程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效实施,需要各级教育行政领导加强认识,全力推进。需要我们教师在课程开发、整合,实施能力、自我完善方面要有新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浙江省义务教育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指导纲要〔Z.杭州2012

[2] 钟启泉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陈家华,男,浙江台州人,浙江省特级教师。台州市教育局教研室副主任,教研员。主要从事高中历史、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与研究。

[联系方式]:057688****46cjh@tzedu***

 

 

                                           201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