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貌是一种品格
礼貌是一种品格
作者:陈世旭     新闻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07-01

奥运在我国举办很快就要成为现实了。在种种全力以赴的准备中,关于向世界展示礼貌的准备——比如在电视上看到的对礼仪小姐的强化训练之类,也是其中重要的内容。中国是礼仪之邦,“礼”是中国文化精神非常鲜明突出的部分,是中国古代伦理思想的基本概念之一。有礼、好礼、重礼向来是中国人立身处世的一种行为准则。

  中国文化的老祖宗一开始就认识到,礼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标志:“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仪也。”(《礼记·冠义》)。礼是治国安邦的根本:“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剩后嗣者也。”(《左传·隐公十五年》)礼同时又是立身之本和区分人格高低的标准:“人而无礼,胡不遗死?”(《诗经》)“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

  中国伦理文化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就是“礼仪文化”。“礼”作为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内容比较复杂。在伦理制度和伦理秩序的层面,是“礼制”、“礼教”;从待人接物的形式上说,是“礼节”、“礼仪”;就个体修为涵养而言,叫做“礼貌”;用于处理与他人的关系,便是“礼让”。抛开伦理制度和伦理秩序层面的“礼制”、“礼教”的消极面,礼貌、礼让、礼仪、礼节作为中华民族道德修养和文明的象征,应该是毫无疑问的。

  讲究礼貌、礼让、礼仪、礼节,似乎又不独中国是这样。尽管礼貌具有历史的继承性和发展性,并且因民族、性别、长幼差别而有所相异,但有一点是绝对相同的,那就是几乎所有的文明国家都无不把礼貌作为社会生活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近代中国学界文坛的大怪人辜鸿铭对日本人“排练式的礼貌”印象深刻;叔本华讲过一个豪猪取暖的故事,比喻西方人的礼让,被鲁迅借用来嘲讽“上流风习”中的等级观念。但既是“风习”,便是追求的结果;今年的欧洲杯足球赛将由瑞士和奥地利联合主办,瑞士联邦政府决定花一千多万美元来实施“微笑工程”,让数万名接待人员学习怎样微笑。因为民族特性使然,瑞士人看上去总是严肃有余而热情不足。“日内瓦人拉长的脸”、“花岗岩脑袋的沃州人”之类的说法到底让人不爽。

  礼貌作为一种社会文明,应该是有普遍性的,不应因时因地因人而有所不同。瑞士国家旅游局就指出过,有的服务行业的微笑是“职业性的”和“稍纵即逝的”,某些旅游地区,服务人员对豪门高官和一般游客的态度迥然不同。

  礼貌作为一种个人修养,应该是日常生活的常态,体现在小节甚至细节上。诸如见人问好或点头以示善意,而不是美艳无比却冷若冰霜,拒人于千里之外;热心为陌生人指路;进门、入座时老弱病残以及女士优先;遵守秩序耐心排队;不随手乱扔果壳纸屑——更别说随地吐痰甚至大小便了,等等。偶尔在电视上看到,有的官员在接待客人的时候,主宾明明坐在右边,他却看着左边自己一方的陪同说话;与人握手时手指几乎不弯曲;鼓掌时不是两掌相合而是用一只手的指头敲另一只手的掌心,等等,让置身画面之外的旁人都因其有意无意的失礼或缺乏教养为之汗颜。

  礼貌作为一种行为方式,也应该是情感作用的结果。礼貌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尊重和照顾他人的感情。自己希望得到尊重,得到友好的对待,也就将心比心,推己及人,这样的礼貌才是真正意义的礼貌,因其真诚,发自内心。而不是虚伪的繁文缛节,更不是桌面上笑着,桌底下使绊子。因为觉得日本人很好地继承了儒家文化,又讨了自己喜欢的日本小老婆,辜鸿铭对日本颇有好感,但依然批评了日本“排练式”的礼貌,认其为“没有香味的花”,而认为根源于人的恭敬之心、辞让之心、尊重之心的中国礼貌“充满了奇异的芬芳”。

  礼貌说到底是一种品格。之于个人,是人格;之于国家,是国格。高贵的品格是以尊严和自信为基础的。一个有尊严的人,无论富有还是贫寒,在待人接物上都会从容自如,彬彬有礼。一个有充分自信的人,决不会觉得对人的礼让是一种怯弱。相反,我们常常见到的倒是自卑者狂妄,内荏者色厉,动辄火冒三丈,恶语相向掩盖的往往是虚弱,没有底气。所以古代的贤文上有“让人非我弱,我弱不让人”的话。

  奥运是一个世界性的体育竞技平台,也是一个国民素质的展览平台。相信礼仪之邦的国人会在这个平台上拿到最多的金牌。



新闻录入:陈世旭     责任编辑:陈世旭  
湟里初级中学校园网-后台管理
湟里初级中学校园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湟里初级中学主办 湟里初中网管办承办 网站备案编号:苏ICP备10052206号-1
7*24小时支持电话:13401623773   QQ:81832713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jsxwh@163.com
建议使用IE9.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