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临”过渡到“创”应把握的几方面关系
从“临”过渡到“创”应把握的几方面关系
作者:苏河清     新闻来源:江苏省东台市三仓苏河清书画培训中心学校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03-19

 

书法艺术是中国民族艺术的一门独特的创造,是中华民族特征最鲜明的一门传统艺术,它反映每个时代的生活美学以及社会精神面貌,因此,要想在艺术上有所革新,有所创造,就需要书法家既要有革新精神,又要有传统的根底。也就是说,既要敢于打破前人的框框,敢于标新立异;同时又要善于从前人的作品中吸取营养,学古而不泥古。

学习书法,临帖只是手段,创作才是目的,经过长期临帖,基本掌握所学范字和笔法及构造原理能临写出范字的概貌,这仅是为创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并不意味着一下就能创作出好的作品,即使能对某帖临写得惟妙惟肖,也不算真正的创作,因为临帖就一般的意义而言只是一个写字的过程,而书法创作必须用艺术思维进行深入的创作性的劳动,故从临贴到创作是一个非常艰难复杂的过程,在“临”到”创”之间存在一个过渡时期.在此期间,善于把握着就能顺利驶向创作的彼岸,反之,只能停留在写字阶段,甚至对书法创作产生畏难消极情绪而致学书半途而废,前功尽弃.从“临”过渡到“创”应注意什么呢?笔者认为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关系:

一、“入帖”到“出帖”的关系。学书者在认真分析笔画、结构特点时应杷握法帖形、神特色,用眼观察、理解字形态,熟记字形、笔画和章法,领会法帖的气势、笔意、神韵、风格等内涵,尽得法帖神情面目,这可称“入帖”;后不再看字帖,用心、脑熟背帖之形态,意临法帖的风格,化帖为“已”。由“似”逐步变成“不似”,发挥自已个性和创造精神,有法而能变法,变法又不失法度,此乃谓“出帖”。相对来说,“入帖”是学习传统的模仿阶段,是打下坚实基础的首要条件之一,“出帖”是求离求变的出帖与创作与创新阶段;“入帖”不易,“出帖”尤难。经过了一段入帖学书的重要手段后,对具体点画的实临领悟,提高了观察力、感受力和书写表现力,从而增长了审美的意识,进而窥视外在形式之中的内在规律。用笔与用黑并重,临创交叉、倒置进行,强化灵活性、创造性和思变意识,形象与意象相结合,这样才能达到“出帖”创作的入心入脑之目的。

二、创作与篇法的关系。书法创作是书法发展最主要的标志,创作是精神的动态延续,它的不确定性在于其追求和表现动机上,方方面面无法等同于过去。它不仅在字形结构上有“近取诸身、远去诸物”的形式美,而且更具书家挥运而成的不同形质的点画、不同情趣的意象,及由此得以构成既生动又富韵律的“无形之相、无声之音”。他是一次性挥写完成的艺术,看似简单,实极凝练,篇法至关重要,象我们写文章一样,既讲求单句;也要讲究通篇的结构,这就是篇法。书法的创作与篇法是永远分不离的亲密关系,它们既能展示出书家随心所欲双不逾规矩篇目法和技法、力度之美,又透露出书家的情性、修养、气质和审美观。书法艺术风格的形成,决不是通过一般意义上的“入帖”和“出帖”就能实践的,任何一位书家都是生活在某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其创作思维必然受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风俗等因素的影响。具有着时代赋予书家的感情色彩。书家创作一幅书法作品,必须要首字领篇,量纸定字。唐人孙过庭提出:“一字乃终篇之涯”,书法家戈守智曾提出:“首写一字,其字势便能管束到底”。这都说明了一幅整篇字的许多变化,每一个字有很大制约力,后边的许多字要适合这一字的体栽。这是因为,我们在创作过程中当每写一个字的时候,必须要把这通篇的字体,笔态,牵引出来的字势的斜正,形体大小,墨色浓淡,基本上决定上来了。所以首字有领篇的作用,不管这篇幅里面有多大的变化,一般讲,如果首字是今草的笔势,其中又参杂了章草,篆隶字的笔体;或者一个用王字笔法,另一个字又突然改用颜字笔法便觉不调。特殊讲,有的书法家如郑板桥、有意地追求一种书风用各体杂字,也只是一种个别的体例,并不是多数人写字的法则。至于大小,斜正也不是漫无制约的,首字如果笔势左向,下字就应有相适应和变化,这就是过去书法家所说的“管领”法。

凡楷书隶书行距可采用一定的字格或行格,然后按柜书写。困难的是即使是楷字正书,也不有安字格书写的;至于行草,大小伸缩无定,只好量纸以定字,同时要照顾到章法布局的得当,以无损于篇法。这种写法大体上每行写几个字,哪几个字准备放大写,哪几个字准备缩小写,也可用小纸起稿预写一遍。即使这样,临时也难免有所变化,如空间发紧,可缩小几字,但也要注意大小分布适当均匀,不可大的聚在一处,后来纸幅不够,小的又压缩在一起,这样的篇幅所构成的章法最容易失调。

三、借鉴与创新的关系。以上所说的书法创作和篇法,并非是作者闭门造车,而是在了解书法创作的一般规律,继承和借鉴古今优秀书法作品的基础上构思创作和创新的。如不能正确处理好借鉴与创新这两者之间和关系,就不能创作出具有传统性、民族性、时代性的优秀作品。一幅作品如缺乏新意也就不是真正的继承和借鉴,只有“古为今用”、“推陈出新”、适应潮流才能赋予书法艺术以生命。习书者在“临”与“创”的过渡时期,适应特别重视传统和借鉴。

继承传统并非易事,而创新更非易事。借鉴与创新,颜真卿是新的,他把握了传统脉博,开创了一代书风;黄山谷行书是新的,他把握了柳公权楷书穿了件挥袖的长袍;赵孟的复古变成了元代的新…… 这些大家们的杰作又都带着时代的强烈色彩。

历史的经验告诉人们,传统精髓在于不断地发展、创造那些美的形式和精神,继承借鉴是手段,创新才是目的。书法和创新,都是在那些原来的形式的基础上,不断地对其进行改造,使之升华的,创新的结果,使传统形式在内涵和外观形态上都发生了许多变化,这是书法发展的规律。能继承借鉴而不违背艺术内部的客观规律,能创新而不悖于时代的审美风尚,这是阐发创作创新的必然状态和对创作创新的根本原则的规定。

就当前书法创作现状分析,一种人对继承淡漠,片面追求西方艺术现代派、追赶时风上,其作品特征表现为新奇、狂怪;另一种则唯古是为上,唯古独尊,唯古是法,反对变法创新,其作品特征表现为俗旧,僵化。这两种偏向都违背了书法艺术创作规律。应当说,创作不应有一个统一的模式,一个时代的书坛,越是多种风格竞争,越有活力。但总的原则是:不能割裂文化内在延续性,任何真正的创新,都既指向现实,同时又指向过去和未来,这就是说,创新既是优秀传统精神的继承和发扬,又是当代精神文明的凝结和体现,同时亦启发着未来新的艺术精神的萌动和发生。可见,在创作过程中,继承借鉴和创新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借鉴是创新的基础和前提;而创新,又正是对继承的最好借鉴。朱履贞《书学捷要》是说:“学生未有不从规矩人,亦未有不从规矩书。”纵观书法发展史,凡有成就的书法家,无不是较好地处理了借鉴与创新的关系,从而在书法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在此,笔者认为习书者既要研究、学习传统书法作品的特点,打好坚实的传统书法基础,把基本功练好,才是唯一可以行之有效的方法。创新是书学的高境界,历代书法大家无不是风格独具的创新大师,当今书家更应孜孜以求。但是,创新(创作)的过程,实际上是不断地继承借鉴传统的过程,传统的底蕴愈深,创作才会有深度,才会创出新意。创新是继承借鉴传统时满出来一点表现,因此,创新只能以借鉴继承传统前提,如果有人把创新理解为摒弃一切,重新创造,那就错了。创新是受时代和该艺术发展规律这两个因素制约的。《书谱》云:“贵能古不乖时,今不同弊;所谓文质彬彬,然君子。”意思是:书法学古贵在不违背时代,跟随时代又不与弊病俗混同,这样的书法,才是君子风度。只有借鉴才能体现现代书法作品的特色,对当今各种重要展览展出的和报刊发表的优秀书法作品都要善于观赏、分析,吸引其营养,力求使自己的作品既扎根于传统又不失时代气息而充满活力。当然,习书者在“临”与“创”的过渡时期,理应特别重视传统和借鉴。

上述三方面的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影响、相互渗透的。要从“临”过渡到“创”并能创作出较高艺术水平的书法作品,除了习书者具备深厚的书法功底,还须加强自身文学、历史、哲学、美术及其它姊妹艺术等多方面的文化艺术修养,开阔知识视野,提高审美鉴赏能力,这样才能将自己的体验、感悟融合到书法作品中去,从而更好地引发个性、形成风格,把写字变为艺术。相信,只要多临多读、多观摹,勤练善思,博采众长、不断实践,勇于探索,自觉地遵循“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方针,最终会创作出具有传统性、民族性、时代性的优秀作品。

作者简介:苏河清,字石泉,号铭竹,斋室名:卧松堂,生于19677月,江苏东台市人,毕业于中国美院,国家级书画家、高级艺术讲师,现任东台市三仓苏河清书画培训中心校长、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书画教学教学成果于2003714-----26日在央视四套、全国30多家电视台、广播电台、报刊等媒体推广。

通联:224231   江苏省东台市三仓苏河清书画培训中心学校

电话:0515--85****34      130****7519

 

新闻录入:苏河清    责任编辑:苏河清 
  • 上一个新闻:没有了

  • 下一个新闻:对中小学阶段美术教育的启示
  • 湟里初级中学校园网-后台管理
    湟里初级中学校园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湟里初级中学主办 湟里初中网管办承办 网站备案编号:苏ICP备10052206号-1
    7*24小时支持电话:13401623773   QQ:81832713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jsxwh@163.com
    建议使用IE9.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
    回到顶部